目录
老舍研究
老舍:国家—民族意识的升华与隐曲李怡;1-19
近二十年“文化老舍”研究的几个关键词——老舍研究动向的一种考察石小寒;20-31
抗战时期老舍“人名诗”创作考论付冬生;32-46
鲁迅研究
论陈白尘话剧《阿Q正传》的“改”与“不可改”汤晶;47-56
论鲁迅《狂人日记》的“重写型”小说——兼及“‘新’事新编”作为一种创作模式的意义古大勇;郑丽霞;57-67
《祝福》中的时空结构与自然伦理问题刘红英;68-78
从《过客》《起死》的戏剧形态看鲁迅的文体意识刘一昕;79-89
异曲同工:论鲁迅与劳森的女性民族观——以《祝福》和《给天竺葵浇浇水》为例张加生;90-98
社团流派研究
“左联”党团书记考论田建民;99-112
契合与错位——法朗士《泰绮思》对于京派、海派创作的影响张勐;113-123
作家作品研究
“有情”的守望与“抽象的抒情”——20世纪五六十年代沈从文的精神历程与创作于敏;赵学勇;124-135
论《萧萧》——以湘西土家织锦艺术为视域周新民;李维寒;136-146
李健吾小说创作与批评观念的精神联结解楚冰;147-159
沙汀研究史上几种观点的商榷王卫平;李墨;160-169
《北斗》月刊的生存策略——兼论丁玲革命意识的生成杜娟;170-179
论贾平凹《山本》的“民族志”书写张博实;180-191
文学史研究
探求当代诗歌批评的“当代性”张桃洲;192-203
1980年代以来“口语诗”概念之探讨王昌忠;204-214
革命认同与思想启蒙——论苏区新诗的革命叙事、大众化书写及其历史经验周晓平;215-224
晚清报刊视域下小说评点新变及理论价值李晓丽;225-239
论新世纪“泛文学”媒介实践的三种路径刘莹;240-250
论海外华文文学中的家园意识高志栋;251-260